船坞登陆舰(Landing Ship Dock,英文简写LSD),是一种大型坞式登陆艇母舰,以坞舱为主,也有直升机起 降平台,一般还设机库,通过其携载的气垫登陆艇、小型登陆艇和直升机,将登陆兵及其装备输送上岸,偏重于两栖登陆作战,也有一定的攻击能力。[1]
二战中期,英国人设计出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船坞登陆舰( LSD)-“阿斯兰”号(LSD-1),1942年7月1日将这一新型两栖平台命名为船坞登陆舰,1943年6月5日全部建成。[2] 船坞登陆舰在艉[wěi]端向前约3/4-4/5船长的舰体内设置纵通的坞舱,坞舱内一般可装载数艘乃至数十艘大小不同的各型登陆艇。打开艉门,坞舱灌水后,登陆艇可自行从艉门出入。航渡时,将坞舱内的水排干,登陆艇即坐底于坞舱内。[2] 历史沿革
最初,在作战时动用普通的货船或运输舰,这不仅过程繁琐、耗时冗长,而且登陆部队在换乘、装载过程中长时间暴露于敌方防御火力之下,伤亡代价较大。于是,大型登陆舰应运而生,其特点是在水线以上的舰体内设有一个首尾贯通的大舱,可装载数十辆坦克和车辆,以及相应的作战物资,大舱的舷侧设兵员生活舱,可容纳数百名登陆兵。舰首开设对开的双扇大门,登陆时当舰首搁上岸滩后,即打开艏[shǒu]门,放下折叠式跳板,此时坦克、火炮、车辆、兵员可通过艏门快速登上敌岸滩头,即“坦克登陆舰”( LS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