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Graves病[1]。主要由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所引起,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因素参与发病,是多基因、多因素的遗传性疾病,与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类型相关[2]。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具体包括神经系统症状、高代谢症候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和甲状腺肢端病等[3][4]。此病好发于女性,男:女=1:4—6,20-40岁多见[5]。主要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核素碘治疗,三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法[3]。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甲状腺危象,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6]。通过正规检查,一旦确诊,及时进行治疗,定时复查,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就诊科室

  • 内分泌科

病因

  •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精神创伤、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
    • 患者家族里大多为女性先后患病,因此大多数人认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 精神创伤
    • 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的原因还有过度兴奋或抑郁的精神因素,抑制性T淋巴细胞(Ts)或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在高度应激的情况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急剧升高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当应激之后免疫抑制解除会出现免疫过度,引起Graves病。
  • 免疫系统异常
    • 在甲亢中起重要决定性因素的就是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对甲状腺内的抗原发生致敏反应,对B淋巴细胞产生刺激,从而形成不利于这些抗原的抗体。
  • 其他
    • 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碘摄入过量、病毒感染、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撤药或应激、分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