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旷

西晋丹阳太守、淮南太守
王旷(274年~?年),字世弘,[1]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父亲。历官丹阳太守淮南内史、淮南太守。善隶、行书。[2]王旷有两个儿子:王籍之与王羲之。[3]

人物事件

王旷,约于305年8月任丹阳太守,到306年初被陈敏驱逐。
西晋的八王自相残杀,造成天下大乱,朝政最后落入东海王司马越之手,305年左右,司马越全面掌权。追随东海王的第三代琅邪王司马睿奉命镇守下邳,由于王旷与司马睿是姨兄弟,王旷306年初(也可能是被陈敏驱逐之后),来到了下邳。此时,局面已不可收拾,再加上北方少数民族乘机南侵,朝廷岌岌可危。王旷首倡过江之议,王导琅琊王司马睿等采纳。
307年,王旷家属当随家族南迁,而王旷本人却被司马睿(307年,司马睿来到建邺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为亲信王旷谋淮南太守,有兴邦之谋)安排到淮南做了太守(王旷镇淮南为司马睿稳固扬州政权,非常重要,也许此举令东海王忌弹,致有309年孤军救上党之事。)309年,“刘元海遣子(刘)聪及王弥上党,围壶关并州刺史刘琨使兵救之,为聪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