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玉(570年~638年),又称雷祖,雷州人。[1][2]
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为合州(今雷州)刺史。[2]在任期间,他励精图治,安抚黎、苗、瑶、寮[liáo]诸族与汉族人民和睦相处,推行善政、方便人民,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对雷川半岛的开发有所贡献,对唐王朝有“立我边疆,宁找黎庶”之汗马功劳。[2]在施行德政之余,陈文玉为使黎庶安宁,便修建城池,公款不足则自捐薪俸,不费民财。[3]贞观八年 (公元634年),陈文玉上奏请求将合州改为雷州,并一直沿用至今。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陈文玉逝世。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陈文玉去世第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在雷州城西六里锋为他修建庙宇,并特降诏敕,对他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陈文玉被褒奖为“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受父母邦,德政彰明”。[4][5] 后人为了纪念陈文玉,尊为雷祖,他的庙宇称为“雷祖祠”。[2]1996年11月20日雷祖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人物生平
陈文玉(570-638),广东雷州海康县白院村人。他自小明敏睿智,勤学诗书经传,为人忠信厚道,孝行为先,乡邻无不钦佩。[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