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贞德中学

圣贞德中学
圣贞德中学(St. Joan of Arc Secondary School)于1955年由一群香港大学毕业的天主教女青年,为了效仿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爱国家爱民族的精神,忠于天主的呼召而创办的。圣贞德中学现位于北角宝马山道五十五号,并奉圣女贞德为主保。学校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提供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教育,班级以基督教美德命名。

历史沿革

  • 1960年:位于罗便臣道8号的圣贞德学校校舍(今乐信台)落成
  • 1970年:校权正式移交天主教香港教区,圣贞德家长教师联谊会成立
  • 1976年:圣贞德学校旧生会成立
  • 1986年:位于北角宝马山的新校舍落成,圣贞德中学由罗便臣道迁往现址(而原址则被长江实业改建为乐信台)
  • 1988年:校内耶稣显容小堂正式启用
  • 1991年: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胡振中枢机祝圣宝马山新校舍及主持揭幕礼,并举行建校35周年开放日
  • 1995年:成立首届学生会
  • 2000年:成功申请优质教育基金,获拨款200多万进行“立体创意音艺校园广播”,成立校园电视台
  • 2005年:新翼大楼落成
  • 2006年:天主教香港教区陈志明副主教祝圣新翼大楼,以及举办一连串庆祝创校50周年金禧校庆的活动
  • 2007年:获教育局拨款,推行“提升英语水平计划”/ 首届“亦师亦友计划”,邀请校友为高中同学导师,做好生涯规划
  • 2008年:以“信、望、爱、义、智、勇”为培养“圣贞德人”的核心价值,首次在中二级举办领袖训练营 / 由校友捐助之“校史室”落成 / 校园电视台新广播及制作中心启用。
  • 2009年:推行高中新学制 / 圣母山落成及祝圣 / 举办第一届“圣贞德音乐节”。
  • 2010年:校友捐助成立“圣贞德发展基金”资助学校发展 / 参加“自愿优化班级结构”计划,自中一开始每级改设四班。
  • 2011年:庆祝55周年校庆 , 同年圣贞德中学港岛第四十八旅童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成立空童军团 / 获教育局拨款推行“优化提升英语水平计划”/ 首次举办“新西兰交流计划”
  • 2012年:新高中中六同学参加首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 黄慧珍出任校长。
  • 2013年:开展“平板电脑互动学习计划”,于图书馆建立了iPad Learning Center / 主办第二十一届教区联校运动会。
  • 2014年: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连续两年庆祝创校60周年校庆,2014年12月举行钻禧校庆启动礼暨步行筹款 / 家长教师会修改会章,重组架构 / 获优质教育基金赞助,推行“生命起动:中学生生涯规划支援计划”。
  • 2015年:宣布于2015年9月转为男女校,同年3月27日及3月28日成功演出60周年钻禧校庆音乐剧 -《若瑟与神奇彩衣》/ 成立法团校董会 / 郑惠儿女士出任校长。
  • 2016年:全国伟出任校监 / 本校获教育局委任为‘资讯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 成立 STEAM 教育小组,统整及优化现行初中科学、科技及数学教育的课程,更融入音乐与视艺元素,成为校本的“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rt and Mathematics)课程 / 创客空间(Maker Space)正式启用
  • 2017年:音乐科主任、教师郑加略获颁发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嘉许状 / 继续获教育局委任为‘资讯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 于中四级开设体育科文凭试课程 /“尊重生命,逆境同行”计划获批优质教育基金。 / e-learning centre正式启用。
  • 2018年:扩建健身室。 / “尊重生命,逆境同行”计划继续获批优质教育基金。 / 中二及中三级开设生活与社会科
  • 2019年:优化教师考绩制度。 / 阮章凯出任校长。
  • 2022年:增设3个社制,分别为“St. Michael House、St. Gabriel House及St. Raphael House”。
圣贞德中学

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