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铃儿响叮当-快懂百科
《 铃儿响叮当 》是 美国 作曲家詹姆斯·罗德·皮尔彭特(James Lord Pierpont, 1822-1893) [1] 于1857年为邻居的孩子们在美国假日学校的演唱会所创作的歌曲。起初是一首在 感恩节 时演唱的合唱歌曲,命名为《The One Horse Open Sleigh(一匹马的雪橇)》。两年后,皮尔彭特在乐谱的封面上加上了一幅雪橇铃铛的图画,歌曲正式命名为《Jingle Bells(铃儿响叮当)》,从此歌曲就与 圣诞节 产生联系。 [2] [3] [4] 歌曲曲调流畅、情绪欢快,表达了风雪中坐在 马拉 的雪撬上的人们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尽管歌曲中没有 耶稣 ,没有 圣诞老人 ,但朴实无华的词曲表现了一颗美好的心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成为今天西方圣诞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5] 这首活泼欢快的美国民歌,在欧美各国十分流行。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流传开来,深受大人和小朋友所喜爱。 [5] 由中国著名 女高音 歌唱家 朱逢博 演唱的《铃儿响叮当》,被收录在中国第一个 立体声 盒带专辑《蔷薇处处开·朱逢博独唱歌曲选》中。 [6] 歌曲流传一个多世纪,人们到 圣诞节 都会想起它。《 铃儿响叮当 》也是第一首在太空中播放的圣诞歌曲。 [2]
创作背景 1857年, 美国波士顿 假日学校的学生在教堂有一场 感恩节 演出,学生们来请邻居皮尔彭特帮忙写了一首新歌,这所学校正是他的父亲任职之地,他当然穷尽心力写出了美妙好听的音符。在为感恩节写的这首歌中,歌词并没有耶稣基督的身影,但却表现出了欢愉美好的节日气氛。歌曲轻快的旋律让孩子们马上就学会了,这首名为《One Horse Open Sleigh(一匹马的雪橇)》的歌曲一经演唱就引起了轰动。两年后,这首歌再度公开发表,皮尔彭特在乐谱的封面上加上了一幅雪橇铃铛的图画,正式命名为《Jingle Bells》(《铃儿响叮当》),这首歌很快成为了一首经典的圣诞歌曲。 [2] [3] [7] 词作者已无从查考,国外很多歌集上都把它当做一首美国民歌。 [8] 早先的旋律和我们现在熟悉的略有区别。《铃儿响叮当》在欧美各国广为传唱,吸引了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贝西伯爵(Count Basie)等众多爵士音乐家以及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史摩基·罗宾逊(Smokey Robinson)和埃塔·詹姆丝(Etta James)在内的成千上万的艺术家改编翻唱。许多 爵士 音乐家,例如 格伦·米勒 (Glenn Miller)、 本尼·古德曼 (BennyGoodman)均录制过该作品的 爵士乐 改编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