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营村

河北邯郸丘县古城营乡下辖村
古城营村位于县境西北部,东与广宗毗邻,西与曲周交界,北与曲周、广宗、平乡接壤与两市(邯郸邢台)五县(邱县、曲周、广宗、平乡、威县)交界。。全乡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农业总人口27,101人,乡政府驻古城营村西,距县城12公里。

村情概况

旦寨明清时属德仁乡六里。抗日战争时属广曲县五区。解放前后先属邱县四区,后属二区。1953年建旦寨乡。1958年8月后属曲周县河南[tuǎn]公社。1962年3月称邱县旦寨公社。1984年改为旦寨乡。1996年初,古城营乡并入。2006年改名为古城营乡。
中西部有老漳河支漳河、五分干渠纵贯,中东部有六分干渠,宋八疃渠、合义渠南北穿过。地势东南、西南较高,中、北部较低,均为潮土间少量盐化土壤。
古城营村地处古黄、漳河流域。据《地理今释》、《通典》、《文献通考》、《水经注》等史书记载,远在公元前2280年前,此域就有先人依水谋生,沿河定居,狩猎农耕,繁衍生息。夏时,古城营已有集市,为县内第一集市,啸父曾在市上补履多年。商代在古城营黄河东岸建巨桥仓,周武王克纣后,曾开巨桥仓发粟救济灾民。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县境置平恩侯国,辖3000户,12821人。据考,当时村落有南辛庄、段寨、申儿寨、邱城、张村、聂山固、雨(禹)庄、布固、大省庄、南营、古城营、花台、漳[]、石佛寺、大河套、小河套、黄河套、小屯、临河、香城固、西留善固等。之后,或因境域并析,或因天灾人祸,人口时增时减。元至元二十六年(1259)立丘县时有2700户,10,229人。明建文元年(1399),燕王起兵北平,号“靖难之师”,境民残遭杀戮,加之自然灾害频繁,中原地区“赤地千里无人烟”,燕师两掠邱境,村庄毁去十之八九,人口大减,所剩不足千人。明洪武年间,曾从山西大批移民,新建村有:留固、常屯、南寨、大槐树、潘坡、陈村、城角、潘官寨等。永乐二年(14134)后,移民所建村有:褚庄、孝固村、鲍庄、波流固、柳辛庄、沙辛庄、花台、韩庄、宋庄、礼村、镇东堡、南营、贺堡、李二庄、百户寨、郭庄、枣园、马庄、阎村、路庄、李庄、辛集、孟村、枣坡、王省庄、杨省庄、南辛店、高庄、倪宋、刘保庄、司家寨、布寨、孟固、尹庄、元东堡、梁二庄、姚四头、孟二庄、张庄、谢里庄、坞头、贺寨、谷庄、马兰、傅辛庄、石彦固、周庄、登云寺、旦寨、八郎寨、东庄儿等。从明初到现在人口数量时有增减。古城营境内人口的源流大体上由4部分构成:一是原籍人(甚少几乎为零);二是山西山东等地移民的后裔(山西居多);三是灾年逃荒要饭或经商落户,四是建国后工作分配或因婚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