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筌

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
[quán]是成都人,是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1][2][3],十七岁的时候就因绘画才能而成为蜀主王衍的待诏。有一次,王衍诏黄筌一起在内殿看吴道子画的钟馗。王衍觉得吴道子画的钟馗以右手第二指抉鬼之目,似乎不如以大指有力,所以他让黄筌改画。黄筌研究了很久,没有改吴道子的画,而是重新画了一幅钟馗图,用大指抉鬼目。王衍怪他不遵旨意。黄筌说:“吴道子画的钟馗,眼神意思、全身之力都在右手第二指上,根本就没有办法改,所以我另外画了一张,眼神意思、全身之力都在右手大指上。”王衍听了很高兴。由此可见,黄筌作画非常认真,不妄下笔。[4]
黄筌花竹师滕昌[yòu],鸟雀师刁光胤,山水师李升,龙师孙位,转益多师,而且成就超过所学诸人。黄筌最擅长的还是花鸟画。他因画艺超群,任翰林待诏,领导画院,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他出入宫禁,所见多是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所画以富丽精巧见称。宋沈括说:“诸黄(指黄筌及其子黄居、黄居宝等)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新细,[dài]不见墨痕,似以轻色染成。”他的画法,成为后世花鸟画中富贵浓艳一派,与南唐徐熙水墨淡彩风格的画风并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对后世花鸟画影响极大。黄筌的画作,今传有《写生珍禽图》。[5]

简介

黄筌(公元约903—965年),字要叔,五代西蜀画家。成都(今四川成都)人。17岁时即以画供奉内廷,曾任翰林待诏,主持翰林图画院,又任如京副使。任前后蜀宫廷画师40余年。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擅山水、人物、龙水、松石,尤精花鸟草虫,师法李踦、孙位,对刁光胤的花鸟画师法尤深,并加增损,创出一种新的风格。其花鸟画重视观察体会花鸟的形态习性,所画[líng]毛昆虫,形象逼真,手法细致工整,色彩富丽典雅。[6]因他长期供奉内廷,所画多为珍禽瑞鸟,奇花异石,画风工整富丽,反映了宫廷的欣赏趣味,被宋人称为“黄家富贵”。今有《写生珍禽图》传世。子黄居[shěn]黄居宝等亦擅花鸟,承其父法,黄居宷有《山鹧棘雀图》传世。黄氏父子的画风深得北宋宫廷喜爱,对宋代院体画有极大影响,长时间内成为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标准。[7]徐熙并称“黄徐”。风格上“黄筌富贵,徐熙野逸”。
雪中白鹭 立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