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扁桃体炎

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化脓性扁桃体炎(suppurative tonsillitis)为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腭扁桃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2]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炎症。属于中医学“乳蛾”范畴。[3]病原体多数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以春秋两季多见,常在气温变化、劳累、受寒等免疫力下降时发病。儿童和青少年是其高发人群。[2]临床特点是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头痛、全身不适,局部扁桃体肿大伴随有剧烈咽痛。[2]

疾病病因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见。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系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当机体抵抗力因受凉,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可致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猩红热等。

病原体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病原菌
  • 非溶血性链球菌
  • 葡萄球菌
  • 肺炎链球菌
  • 流感杆菌
  • 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