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公时

民国以来第一位抗日烈士
1
4
蔡公时(1881年5月1日-1928年5月3日),出生于江西九江,字公时,号公痴,别号虎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曾任九江军政府交通司司长、保商局局长、国民政府山东交涉员等。被誉为“外交史上第一人”。[1][2][3]
早年,蔡公时与同乡好友徐子鸿、张华飞等在九江成立了“ 慎所染斋”。1905年8月,蔡公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在日本弘文书院肄业,回中国投身革命。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蔡公时往返于九江与南昌之间,响应革命。1913年7月12日,孙中山发起全面反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李烈钧湖口召集旧部起义,蔡公时亲自前往湖口前线指挥作战。1916年3月,蔡公时与孙中山一同乘轮船抵达上海,再度讨袁世凯。1924年,段祺瑞邀请孙中山共商国事,蔡公时全程陪同。1928年5月1日,蔡公时一行18人乘专列驶进济南火车站,同年5月3日,蔡公时在日军制造的“济南惨案”中惨遭杀害。[3][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蔡公时1881年5月1日生于江西九江市。蔡家在九江享有盛誉,以诗礼和商业为业。蔡公时6岁开始学习私塾教育,到十七八岁时,他已经精通魏碑体书法,其风格高雅且俊逸。他不仅擅长诗词,而且有胆识,以少年之志在乡里广受赞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