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导论

古文字学导论
这部书本作为作者在北京大学讲授古文字学的讲义,撰于1934~1935年,手写石印,只印 200部,流传未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曾影印作为教材。1981年,齐鲁书社重新影印,补齐图版,并附以作者1936年部分改订稿及为1963年中央党校版作的跋,成为定本。

图书目录

中国古文字学的通论。唐兰著。分上下两编:上编先介绍古文字学的范围和历史,然后叙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下编着重论述古文字学的研究方法。

创作背景

《古文字学导论》《导论》在古文字学界有广泛的影响。书中有不创造性的见解解。例如,作者分古文字为殷商系文字、两周系文字(止于春秋末)、六国系文字、秦系文字4系。在讨论古文字演变过程时,不用传统的六书说,改用象形、象意、形声,有学者称之为“三书”说。论述古文字分类,不用《说文解字》部首,提倡以象形为部首,由象形字分化的单体象意字隶属于“部”,复体象意字隶属于“科”,由象形、象意[]乳的形声字隶属于“系”,称为“自然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