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世纪危机-抖音百科
三世纪危机(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是公元235年(皇帝 亚历山大·塞维鲁 被杀)—公元284年(皇帝 戴克里先 即位) 罗马帝国 所面临的的危机。由于奴隶制经济的衰落,从公元三世纪开始,罗马帝国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农村枯竭 ,城市衰落, 内战 连绵,帝国政府全面 瘫痪 ,这种全面的混乱现象,历史上称作“三世纪危机”。 [1] 罗马 三世纪危机在 世界历史 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三世纪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罗马经济停滞不前。军队从驻扎地搜刮不到足够挥霍的财富后,就积极投身于政治,并在政权更替中增强了自己的实力,掌握了皇位继承,由此引发了三世纪的全面内乱。战争和侵略损失了巨大财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沉重的税收导致大庄园主破产,使人民越来越贫困。强制服务和强制劳动如此沉重以致许多 人试图逃避它们。货币一再降低含金量和不停贬值,使人民不再相信帝国,足值的钱币都被收藏。城市精英逐渐沦为 无产阶级 他们在面包和竞技中经历着皇帝的变更。皇帝挥霍无度,文明停滞,经历过这么多苦难的人们转而从 基督教 中寻求救赎,以此为契机,基督教获得迅猛发展,并取得统治地位被人民遗弃的 罗马帝国 也遭到了行省的叛离,他们也纷纷独立,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在这段期间,罗马帝国的组织、社会、日常生活以至宗教均产生了根本的转变,包括承认基督教,因此该危机被视为古典时代前期和后期之间的 分水岭 。 [2]
资料 安敦尼王朝的繁荣仅仅维持了60多年,到 马可·奥里略 时代, 罗马 的“黄金时代”与“ 罗马和平 ”同趋结束。在他即位的第二年,东方爆发了安息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不久,西方的 多瑙河 上又传来了边警。公元167年,有两支 日耳曼人 渡过多瑙河,其中一支一直打到 意大利 的北部,迫使马可·奥里略亲自带兵抗敌。西方的战争还未结束,东方的 叙利亚 又发生了新的叛乱。东方的叛乱虽得以平息,但多瑙河上的战争却已形成长期不决的局面。 康茂德 继位后,与日耳曼人签订和约。根据和约,帝国在表面上维持原有的疆界,实际上却允许日耳曼人以“同盟”的身份迁居于帝国境内,并且为帝国服兵役,替帝国守边。从此帝国边境就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线,为后来“蛮族”的大举入侵开了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