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振中

原华侨工会主席
华振中(1892—1979),广东始兴县隘子镇井下村围墩里人,字强素,早年就读于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32年任第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第七旅旅长,奉命镇守闸北,率部抗日。次年任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参军和民团指挥。抗日战争初期,历任第一六○师参谋长、师长、潮汕警备司令兼中央直属独立第九旅旅长。1938年任66军160师师长,率部参加万家岭战役,大败日军并击毙日军第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饭冢国五郎。 1939年6月21日,日军全面攻占汕头,独九旅旅长华振中,带着他仅有的3000兵力,与日军展开殊死战斗。1941年到重庆陆军大学特六期学习。1943年毕业后,调任第十二集团军参谋长。旋调第九战区任参谋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广州行营中将副参谋长。次年被选为国民参政员。1947年任广东民政厅厅长。建国前夕,去中国香港。后定居马来西亚,曾任华侨工会主席,并从事教育工作。[1]

人物简介

华振中,1920年起任广东边防军排长,粤军第一师上尉参谋、连长,粤军第一军讲武堂教官。1922年起任粤军第二军第六旅少校营长、上校团长,第三军第九旅少将旅长,第二军参谋长。1927年东渡日本留学。1928年任第十一军军官教导队主任。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六十一师参谋长,第七旅旅长。
华振中摄于1938年的着戎装照
1932年1·28抗战中,由于各种原因,上海各报及其他中外报刊所载消息和评论不一致。蒋光[nài]和蔡廷[kǎi]两将军想到为历史留下真实史料,命令时任十九路军总部高参的华振中与朱伯康一起编撰《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最终,这本凝聚抗日将士鲜血的《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于1932年冬天完成,成为日后研究十九路军和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重要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