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学是20 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内地文坛出现的文学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人,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1]
反思文学的基本特点是思考或沉思,反思文学的思考特指“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变故之后,人们对十年、二十年间曲折的历史行程的回顾与反省,它带有再评价、再认识的性质,带有总结经验教训的性质。[2]学者程光炜认为:新时期以来,反思小说作为一种现实主义文学浪潮曾在文坛广受关注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反思小说之所以得名,是缘于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前30年的曲折历史进行反思。而反思小说之所以产生强烈的政治效应,主要是因为其从政治层面反思了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利弊得失,并彰显了中国当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强烈政治情怀。[3]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反思小说不仅深刻总结了几十年历史曲折的“前车之鉴”,而且着眼于民族的未来,高举了理想主义的旗帜,从而融入并推动了时代的发展。[3] 简介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