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施殿-抖音百科
位于浙江诸暨城关西为纪念西施而建的场所
西施殿是为纪念西施而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城关西,左伴浣纱江,右依苎萝山,古称浣纱庙。[1][2]西施殿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由门楼、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等景点构成,是一处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的人文风景旅游区。[3] 西施殿最早见于唐朝开成年间,在抗日战争时期西施殿大部分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毁。西施殿于1986年进行重修,1990年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2001年又进行了大规模扩建。[1][2][3][4]重修西施殿时,向民间征集到了木雕桁梁、牛腿、雀替、门窗、石狮、石柱等一万余件。[1][3]西施殿匾额是著名书画家刘海粟亲笔所书,殿前以拱桥为主轴线,配以水池和东西侧厢。殿前两侧各植一棵合欢树,又称“夜闭楸[qiū]”,是1990年9月日本专访西施故里代表团带来并栽种于此。[1][2][5] 建设背景
西施殿左伴浣纱江,右依苎萝山,古称浣纱庙,祀西施。相传城关镇兰萝山上很早就有纪念西施的建筑,唐时已具规模,历宋元而不废。明崇祯五年诸暨知县张央重修后改名西子祠。清道光、咸丰年间及民国18年均有修葺[qì],并改称西施殿。西子祠屡毁屡修,清道光二十二年,由陈延鲁捐资重修。咸丰十一年又毁于战火。光绪年间,村里人集资重修,架屋三楹,其余皆荒废。民国初,已成“短垣半壁,藓草迷离。”民国十八年,陈锦文等集资再建,正厅三间,祠宇高敞,门额书颜体“西子祠”三字,里人周嗣培署,前临旷地,植花栽竹,围以石栏,民国二十三年两庑又配筑南厅、北阁。正厅銮阁,中供西施塑像,旁立宫女二,銮阁顶端竖二小匾,一曰“归真处”,一曰“时雨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