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民党

1980年成立的印度政党
印度人民党(英语:Bharatiya Janata Party,印地语:भारतीय जनता पार्टी[4]),简称印人党[2],是印度的全国性政党,同时也是印度的两大主要政党之一[10],1980年4月6日成立,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11],现为印度人民院第一大党,其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支持者以城市的工商业者为主。[1][12]
1951年,萨亚马·普拉萨德·穆克吉创立了人民同盟,该党是一个印度教教派政党。1977年,在印度第6届大选中,人民同盟、印度民众党和社会党等5党结成了反英·甘地政府的联盟,并在大选中获胜,执政后,5党联盟又正式组成了人民党。1979年,人民党内部围绕“双重成员资格”问题发生激烈争执,该党部分领导人主张其议员不能是国民志愿服务团成员。1980年4月,人民党议会局和执行委员会先后通过了禁止其议员具有双重成员资格的决议。于是,人民党内的原人民同盟成员,就在瓦杰帕伊的领导下脱离了人民党,另组印度人民党。此后,国大党、人民党、印共(马)中的很多党员,也相继加入了印度人民党;4月24日,印度人民党被中央选举委员会承认为全国性政党[9]此后成立不久的印度人民党在同年的地方选举中成为中央邦和拉贾斯坦邦最大的反对党[13],并发展为拥有250万党员的全印第二大党 [9]。1996年,印度人民党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短暂执政。此后的1998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党又两度执政。2014年,再次赢得人民院过半议席,成为第一大党,在中央单独执政。[1]2015年3月,其党员达到8800万,进而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党。[14]2019年,印度人民党在印度大选中,获单独组阁权,其领袖莫迪成功连任印度总理。[13][15]截至2023年5月,该党是印度15个邦和联邦属地的执政党。[16]虽然在2024年人民院的选举中,印度人民党所获得的席位有所减少且未过半,但它仍是印度人民院的第一大党,莫迪得以再次连任。[1]当地时间2025年2月8日,印度选举委员会公布计票结果显示,在首都辖区德里举行的新一届地方议会选举中,印度人民党获胜。[17]
印度人民党代表了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1]其基本纲领可概括为五项基本原则,即民族主义和民族统一、民主、积极的非教派主义、(圣雄)甘地社会主义和价值基础上的政治。印度人民党在经济政策上,声称反对经济集中,主张甘地的分散主义;指责私营经济牟取暴利,批评公营部分亏损惊人;主张实行公私营经济的社会化管理,发展小型工业和个体经营;支持土地改革和分配剩余土地,强调进行农业改造;企图通过“以工代账”解决普遍存在的失业与贫困现象。外交政策方面,印度人民党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政策。[3]

成立背景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教改革派走向保守及伊斯兰启蒙运动强调维护穆斯林利益,这两个要素共同导致了印度教教派主义思想的萌芽和发展。在殖民主义以及西方舶来文化的冲击下,印度教改革派顺势而生。19世纪80年代,随着伊斯兰启蒙运动开始发展,穆斯林极端力量在教派主义的路上越走越远。穆斯林的教派主义反过来,刺激了印度教的教派主义。20世纪20年代,穆斯林和印度教之间爆发了严重的教派冲突,随着教派矛盾的激化,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极端力量脱离了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流,建立了教派主义组织“印度教大会”,它是第一个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