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循环-抖音百科
水循环(Hydrological Cycle)[1],又称水分循环、水文循环,[2]是指自然界中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大气和生物间不断循环的过程。[1][3][4]1674年,法国学者P.佩罗(Pirre Perrault)在其著作《泉水之源》中最早定量地描述了水循环。[2][5] 在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外部驱动力主要源自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这两者共同为水循环中的物理状态变化及水体运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而水在常规环境条件下展现出的气态、液态、固态之间易于转换的特性,则是水循环得以进行的内在机理。[6][3]可划分为大循环(海陆间循环)与小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两种类型,[3][7]这一过程中主要涉及大气水、陆地水、海水这三大类,通常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以及(地表、地下)径流五个环节。[3][4] 水循环可以调节地表气温和湿度,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是陆地淡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对人类生产活动至关重要。[3]然而,人类活动却对水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如围湖造田不仅减少了湖泊蓄水量,还降低了防洪抗旱能力,削弱了湖泊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同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大气污染物通过水循环扩散,加剧了水体污染,尤其是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形成的酸雨,更是将大气污染转化为地面水和土壤污染。[3][8][9] 成因与类型
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