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

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杨秋(生卒年不详),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原为凉州军阀之一。建安十六年,他与马超韩遂联合起兵反抗曹操,但在渭南战败后逃到安定。曹操兵围安定,杨秋最终降曹操,成为魏国名将。曹丕称帝后,杨秋被任命为冠军将军、[zhì]乡侯,并参与了征讨郑甘、卢水、平定关中等战役。他官至讨寇将军,封临泾侯。尽管不知所终,但杨秋在曹魏时期的军事事迹仍然被人们所铭记。[1][2]

人物生平

合战潼关

在公元211年,即建安十六年的三月,曹操为了扩张势力,派遣钟繇和夏侯渊带领军队从长安出发,计划通过杨秋等凉州军阀的领地,进而进攻汉中张鲁。然而,杨秋和其他关西军阀对曹操的意图感到怀疑,担心曹操实际上是想要吞并凉州。
因此,杨秋联合了马超韩遂等共十部势力,集结了大约十万大军,起兵反抗曹操。他们一路高歌猛进,直逼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