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72位,在2007年中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100位[1][2]。
汤姓有三个来源:系出子姓,始祖成汤,以谥号为氏;出自子姓,商末宋国君偃之后,因避祸所改;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1]。汤姓始祖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黄帝轩辕氏。汤姓系承于商汤,最早发祥于河南省;秦汉之际,汤姓主要以古时的中山和范阳两郡所辖之境为其繁衍中心;汉朝,汤姓已经东移江苏、南涉越南北部;唐朝,汤姓随中原二次南下移民;宋朝,汤姓形成以东部江西、江苏为中心的汤姓聚集区;清初开始,广东汤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以后再由台湾迁至巴西、日本、毛里求斯、印尼、新加坡、泰国、东帝汶、澳大利亚等地[3]。 汤姓郡望主要有中山郡、范阳郡等;堂号有中山堂、范阳堂、掬星堂、吞星堂、玉茗堂[4]。《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汤姓人物104例[4],汤姓历史代表人物有宋代进士、朝廷誉有“清风峻节”的汤寿,明代戏曲家、著有《牡丹亭》的汤显祖,明代开国功臣、信国公汤和,清代官至工部尚书汤斌等[2][4]。 姓氏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