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塘

安徽淮南市寿县的大型灌溉工程
安丰塘,又称期思陂,是2500多年前[a]春秋时代楚国相国孙叔敖主持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曾被誉为“世界塘中之冠”[b],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1]安丰塘地处淮河中游南岸,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南60华里处。[2][3]
安丰塘古称芍陂,隋唐以后,因陂在安丰县境,又名安丰塘。从东汉建初直至清康熙年间,历代都对安丰塘进行修治。[1]民国时期,安丰塘治理被纳入淮河流域水利建设系统,但因长期战乱,安丰塘修治艰难。[4]1950年,安丰塘水利委员会成立。[1][4]1955年,安丰塘灌溉工程管理处成立,后改为安丰塘管理处。[4][1]1988年国务院公布安丰塘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15年10月,安丰塘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15年11月17日,在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会上,芍陂及灌区农业系统成为安徽省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2017年,安丰塘入选为全国13项“最美水利工程之一”。[6]
安丰塘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进水闸、节制闸、泄水闸等组成,[6]塘堤周长25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蓄水量1亿立方。放水涵闸19座,灌溉面积93万亩。北岸有孙公祠、碑亭等,还建有塘中岛、岛中塘、孙叔敖石雕像、凉亭等景点,开发了多项水上娱乐项目。[1]

名称由来

芍陂之名,始见于《汉书·地理志》,传说因当时陂塘建有“白芍亭”而名。[3]隋唐以后,因陂在安丰县境,又名安丰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