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

跟谓词搭配的名词
论元是指带有题元角色的体词性成分,而论元角色是由谓词根据其与相关的名词短语之间语义关系而指派给这些名词短语的语义角色,即与动词连用的论元在与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里扮演的语义角色。论元在句法学上指句子中具有指称功能、强制补充谓语语义的名词性成分,这些谓语往往指的是动词及其助动词;名词性成分可以是名词、代词等,甚至可以是从句。

内容简介

跟谓词搭配的名词称为论元。每个动词都有自己的论元结构,规定哪些论元是必需的,哪些是任选的,还规定论元在句子的语法功能(如主语、宾语等)以及论元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如施事、受事等)。简单来说,在语言学中,论元就是指一个句子中带有名词性的词。例如,“Children like sweets.”这是一个two-place predication,也就是含有两个论元(argument),即CHILDREN和SWEET。
不同的谓语具有不同的论元属性,论元属性决定了谓语所能支配论元的数目,称为配价或者次范畴化。根据谓语的论元属性,大部分谓语都会拥有一到三个论元,由这些谓语及其论元即可组成一个论元结构。依据与谓语的关系,论元一定会获指派一个语义角色,通常X'结构中补足语(complement)、标定语(specifier)位置的论元会拥有施事、受事等语义角色,属于必不可少的核心论元(core argument)或必有论元(obligatory argument);而有的论元通常在形态或句法上偏离核心论元的特征,称为非核心论元(prepositional argument 或 non-core argument)或可有论元(optional argument),如与格的益事。附加语(adjunct)不属于论元。
谓语的论元按照它在谓语短语中的句法位置分为外部论元(external argument)和内部论元(internal argument)。在X'理论的句法结构当中,外部论元会在谓语的二阶短语XP或者一阶投射X'的外侧产生,内部论元则在其内侧产生。管约论常将外部论元和内部论元当作深层结构的主语和宾语。例如动词句“小明砸了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