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宝田-抖音百科
席宝田(1829—1889)是清末湘军的一位将领,字研芗,出生于湖南东安。他从诸生身份开始从军,先后在湖南转战,击败了石达开并解围了宝庆。在同治年间,他成功擒获了洪仁玕和洪天贵福。之后,他镇压了贵州的苗族起义,用兵五年,攻克了台拱并擒获了张秀眉。席宝田军功卓著,官至布政使,并被追赠太子少保。席宝田在镇压太平军和苗族起义军时,因部队在攻占地区后进行了烧杀抢掠,导致他个人财富大增,引起了舆论的谴责。因此,他称病辞退。后来,由于疾病缠身,他离开了湖南回到了东安。在那里,他重建了孔庙,修订了县志,设立了学田,办起了书院。1889年6月,席宝田因病去世,享年60岁。清廷追赠他光禄大夫、头品顶戴,并赏赐他花翎[líng]和黄马褂,世袭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并追赠他太子少保的称号。他的画像被悬挂在紫光阁,被誉为“中兴功臣”。席宝田的族人中有数十人因从军而被提升为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1][2][3] 人物生 平
席宝田,初为清廪[lǐn]贡生(秀才),曾被清廷诰[gào]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世袭骑都尉兼一云骑尉,追赠太子少保,紫光阁画像,誉为“中兴功臣”。族人从其军,被提升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数十人。1852年在家乡举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59年,在湖南与石达开部作战,获胜后升知府。1860年,奉湖 南巡抚骆秉章命,募千人,号精毅营,不久赴郴州、桂阳等地,阻击广东天地会起义军。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后,在江西石城杨家牌击败太平军八部,俘获幼天王洪天贵和干王洪仁玕等,清政府以记名布政使遇缺题奏。1867年招募湘军万人,赴贵州残酷镇压苗民起义军。1869年在黄飘战役中被击败。次年,所部占领苗民军根据地台拱。1871年又攻陷凯里。1872年杀害苗民首领张秀眉。席宝田在江西镇压太平军、在贵州镇压苗族起义军时,每攻占一地,令士兵烧杀抢掠,遂成巨富,引起舆论谴责,因此称病退职。后因患疾,离黔回湘。在东安重建孔庙,修县志,置学田,办书院,于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病卒,时年六十岁。[1]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