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楸-抖音百科
花楸(学名:Sorbus pohuashanensis)[qiū],是蔷薇科花楸属植物,俗称:马加木(东北土名),别名:臭槐树、河楸、黄花楸。[1][2] 花楸,落叶乔木,株高可达8米。奇数羽状复叶,基部和顶部的小叶常稍小,卵状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偏斜圆形,边缘有细锐锯齿,基部或中上部以下近全缘。复伞房花序具多花,花白色。果实近球形,红色或橘红色。花期在5-6月,果期在9-10月,喜光,稍耐阴,抗寒能力强,喜湿润、肥沃的砂质土壤。[1][2] 花楸,果密集,色泽鲜艳,树形美观,观赏价值高,适合公园、绿地等林缘、路边、建筑旁栽培观赏,[1]主要产自中国东北、河北、山西、甘肃、山东等地区,朝鲜也有分布。[1][2]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灰褐色,具灰白色细小皮孔,嫩枝具绒毛,逐渐脱落,老时无毛;冬芽长大,长圆卵形,先端渐尖,具数枚红褐色鳞片,外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在内长12-20厘米,叶柄长2.5-5厘米;小叶片5-7对,间隔1-2.5厘米,基部和顶部的小叶片常稍小,卵状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长3-5厘米,宽1.4-1.8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偏斜圆形,边缘有细 锐锯齿,基部或中部以下近于全缘,上面具稀疏绒毛或近于无毛,下面苍白色,有稀疏或较密集绒毛,间或无毛,侧脉9-16对,在叶边稍弯曲,下面中脉显著突起;叶轴有白色绒毛,老时近于无毛;托叶草质,宿存,宽卵形,有粗锐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