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以前,社会生产方式以采集渔猎为主,受自然环境限制,人口增长缓慢,世界人口数估计为500万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社会生产方式由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转向了生产型的农业经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浪潮。据联合国估计,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世界人口数增至3000万左右。[5]公元前3000年以后,金属工具开始取代石器工具,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陆续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这一时期,人类摆脱了史前时期低迷的人口增长,开始进入一段相对稳定的缓慢增长阶段。1650年,欧洲各国陆续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为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世界人口达到了5.45亿。[5][2]1650年到1950年,世界人口从5亿增加到25亿,平均每年增长约700万人,是人类的第二次人口浪潮。[5]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全球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花了12年的时间。[4] 世界人口主要分为四大种族,蒙古种族、欧罗巴种族、尼格罗种族和澳大利亚种族,大小民族有2000多个。[6]人口分布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沿海地区。[7]当今世界人口现状主要具有世界人口增速放缓、绝对数量持续增长,全球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全球老龄化趋势继续加剧,世界人口红利分化等几个特点。[5]世界人口的格局在发生深刻调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性愈加突出,全球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势必影响到国际和国内的人口发展趋势,并给经济增长、社会融合、政治稳定、对外政策和全球治理带来新的挑战。[8] 发展历史
根据人口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社会形态的变化,可以将世界人口发展的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史前时期(公元前100万年一公元前3000年)、古代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前(公元前3000年-公元1650年)、近现代时期(1650年-1950年)、当代发展时期(1950年以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