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伍一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间谍
石川伍一(1866—1894),出生于日本秋田县,早年在兴亚学校学习中文。18岁潜赴中国,从事间谍活动,足迹遍布云贵川,远达西藏地区。在四川活动了很长时间,基本摸清了西南地区的情况,绘制了精确的地图,并写下探险调查报告,成为日军部的至宝,得到了日本方面的高度赞扬。1893年,石川伍一出色地完成了在西南地区的间谍任务,被汉口乐善堂派往天津,继续从事间谍活动。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甲午战争爆发,石川伍一潜伏下来继续搜集中国情报。甲午战争爆发几个小时后,日本外交官及侨民乘英籍重庆号船撤离,船停靠在天津港,混乱中,一封日本密函失落,由此暴露出潜藏下来的石川伍一的行迹。1894年8月4日,石川伍一被捕,供出间谍罪行。1894年9月20日在天津被处决。[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石川伍一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最早暴露并被抓捕的日本间谍,被称为:甲午日谍第一案。
1866年,石川伍一生于日本秋田县,青少年时期就读于标榜“兴亚主义”的兴亚学校专攻中文。1884年,18岁的石川伍一来华,在日本海军大尉曾根俊虎的带领下继续学习汉语,研究中国问题。三年后,日本在华的秘密情报组织——汉口乐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