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分区

将硬盘的整体空间划分成多个独立的区域
硬盘分区(Disk partitioning、disk slicing)是将硬盘的物理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逻辑区域[2],便于存储数据和管理数据,提高硬盘空间利用率,便于安装操作系统[3]。硬盘分区实质上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格式化就是把一张空白的盘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区域并编号[2]
硬盘分区在硬盘上划分多个逻辑部分,分割的越多就有越多不同的地方。分割可以按性质划分,也可以按需要划分。分割太多可能会造成一定麻烦,硬盘分区根据功能可分为主DOS分区、扩展DOS分区、逻辑分区和活动区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分区也有所差异[2]
硬盘分区使硬盘被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逻辑区域,这些逻辑区域都用自己的名称,即“C盘”“D盘”“E盘”“F盘”等[2]。每个区域都可以进行单独管理,不同的分区可以用来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从而使用多操作系统共存[3]。分区还可以使备份变得更加容易,而缺点是很难正确调整分区大小,可能导致内存不合理使用[4]

名称来历

硬盘分区的名称来源于英文单词partition,意思是划分或分割。IBM在其1983年发布的PCDOS2.0版本中,使用“分区”一词来描述将块存储设备(如HDD)划分为物理段,是早期被使用的硬盘分区术语。最早的磁盘驱动器细分之一是IBM1966年在其CP-67操作系统中使用的微型磁盘作为硬盘驱动器的单独部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