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志计二十二卷及卷首、附录,包括沿革、疆域、建置、山川、水利、赋税、善举、学校、兵防、人物等二十卷。 2002 年10月,常熟市地方志编纂[zuǎn]委员会办公室请人标点后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内容介绍
常熟自宋代以来,编修地方志书代代相承。据旧志所载,宋有《琴川志》,元有《重修琴川志》和《琴川续志》,明有《琴川新志》以及四种《常熟县志》, 清则有《常熟县志》三种、《昭文县志》一种、《常昭合志》两种。此外,明清两代还有许多对县志作注、补记、补辑、续记的地方文献,如明代的《皇明常熟文献志》、《启祯两朝常熟实录补编》、《海虞别乘》、《琴川要略》、《常熟志遗》等,清代有《琴川志注草》、《琴川三志补记》、《常熟志略》、《虞乡杂记》、《虞乡志略》和《常昭合志采访稿》等等,总共多达二三十种。还有众多的乡里志书,如《梅林小志》、《支溪小志》、《里睦小志》等。民国期间,则有《重修常昭合志》,总括前志,结束清代,洋洋二百四十万字,厚厚二十二卷。这部志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体例完备,考证周密,可谓常熟历修方志之集大成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重修常昭合志》从开始修纂直至成稿付印,前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漫长岁月,期间主纂三易,印刷及发行中几经风险波折,到常熟解放时仍有部分稿件未能付梓,一直以誊清稿本的形式由文物保管部门妥为保管。直至进入八十年代,因要修新的常熟地方志,经有关部门不懈努力,始将未印稿本从高阁请出,复印几套。于是《重修常昭合志》之全豹始为世人所见。
修志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