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病毒

由蚜虫传播在植物上寄生的病毒
花叶病毒是由蚜虫传播的一种在植物上寄生的病毒。花叶病毒病和坏[](环斑)花叶病通常在同一植株上作为合并症发生,危害十分严重。花叶病毒病,最初表现为叶片部分或整体萎,呈黄白色斑驳的花叶状,出现皱缩。生长初期感染和发病的植株,生长不良,不结球,损失惨重。坏疽(环斑)花叶病,在叶脉间形成许多1~3mm的黑褐色水清状斑点或轮斑,叶脉和叶柄上出现紫褐色水渍状坏死条斑。这种症状也出现在叶球内部。有的植株单侧出现病斑,导致叶球扭曲;有的在生长后期感染发病,只在叶球内部的叶片形成病斑。

性质

花叶病毒病由蚜虫媒介传播。蚜虫吸食病株汁液后带毒,转吸其他植株汁液时传毒。将带毒蚜虫与植物隔离3-4小时,病毒即钝化,丧失传播能力。蚜虫分有翅与无翅型,二者均全年生息,5~6月和8月为有翅型活动频繁期,接着无翅型的繁殖也有增加。因此,8月播种的白菜,生长初期,从其他十字花科植物飞来许多有翅型蚜虫,其中带毒的蚜虫便可造成花叶病的发生。环境条件适宜时,发病十分迅速。病原病毒附在采种用母本马棘、芜箐多病株和印度焊菜等多年生十字花科植物根部越冬。
花叶病毒病

发病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