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兴乡

台湾省彰化县福兴乡
福兴乡(闽南语:Hok-hing-hiong)位于台湾彰化县西部,总面积49.893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6万人,为彰化县人口最多的乡。乡内共有22村254邻,北邻鹿港镇,东连秀水乡,南接埔盐乡、二林镇、芳苑乡。

乡村简介

福兴乡位于台湾彰化县西部,西滨台湾海峡。毗邻 鹿港镇秀水乡、埔盐乡、二林镇、芳苑乡。处于东经120.27度,北纬24.02度,总面积 49.8934平方公里,户数 11,610户,人口 48,894人(2008年8月)区划 22村254邻。旅游景点有汉宝湿地、贝壳庙、古炮台、粘姓家庙:为台湾少见之满族人聚居地,应是1788年乾隆晚年福康安将军自鹿港登陆,领带来八旗士兵后代;曾有后裔是彰化县议会议长。

历史沿革

福兴乡民多半由福建省泉州、厦门一带移居而来,远自明未清初鹿港繁荣时期,陆续由鹿港及王功一带港口进入福兴,有些跟随延平郡王郑成功来台,初住沿海,渐入乡内,开荒垦殖。至雍正年间,台湾、福建两地人民来往较密,户口逐年增加,扩散分布于现在的福兴乡。清朝末年,福兴乡隶属于彰化县治,民国前十七年(明治二十八年)日据时,隶属鹿港支厅,称第十五区,民国前十四年六月改正官制编入台中厅鹿港办务署,主要分为番社、洪堀[liáo]两区,掌理乡里庶政。民国前十一年废置县,转属彰化县鹿港支厅管辖,民国九年十月官制革新实施地方自治,除秀[cuò]、西势、同安、三和、镇平、麦厝、厦粘、顶粘自有住所番地之外,馀番地统称为福兴庄,各庄设有保甲。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正名为福兴乡,但隶属于台中县彰化区管辖,置乡公所于原庄役场之原址,分为二十二村二二六邻。民国三十五年台湾省行政区域调整,福兴乡隶属彰化县。1988年,邻再次调整增为二五四邻,至今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