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江门市下辖区
江海区隶属广东省江门市下辖区,位于江门市东南部,南接新会区睦洲镇,西依江门水道与新会区会城镇分界,北靠蓬江南岸与蓬江区为邻。区下辖外海礼乐、江南3个街道,总面积109.18平方千米,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7.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7.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00%[2]
江海区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常吹西南季风,冬季以东北季风为主。江海区境域主要河流有西江干流江海段、礼乐河和小海河。该区在明、清时期,今江海区域地归新会县潮连司辖。民国期间,除江南一带一度属江门省辖市地域外,其他地区仍为新会县治。新中国成立后,江南、滘头、滘[jiào]北、外海先后划归江门市[3],2013年,江门高新区与江海区合署办公。江中、江鹤、江珠三条高速公路交汇于区内,广中江高速北延线贯穿境内[2]。2017年,江海区被评为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4]
2022年,江海区规上工业增加值154.4亿元,进出口总额301.7亿元。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06.28亿元,增长3.8%。[5]江海区坚持工业立区,拥有工业企业超4500家,亿元企业超1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660家[2]
江海区是辛亥革命先驱国叔陈少白先生的故乡,其故居被定为广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内有佛教名寺茶菴寺(六祖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人与自然最佳结合林”的主灌河生态防护林、白水带旅游度假区等名胜古迹[6]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