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二农场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的农场
八五二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1]东部,完达山北麓,挠力河中游。[2]东处蛤蟆通河八五三农场相接,南靠完达山与迎春林业局、八五四农场相邻,西至小色金别拉河与宝清县朝阳、万金山、尖山子乡(镇)交界,北依挠力河与宝清县东兴乡隔河相望。地势南高北低,自完达山主峰坡向挠力河,由山区经过丘陵地带过渡到平原、低平原地区。土地平坦、宽阔,宜于大面积农业机械化作业。境域东西最大横距46千米,南北最大纵距57千米,总面积1363.14平方千米。[2]
1956年3月以后,由铁道兵三师代师长黄振荣率领第二师第三师7000多名复员转业官兵,进入宝清县城以东50多千米的南横林子地区创建农场。他们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的代号命名,组建了八五二农场。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将八五二农场编为第三师第二十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农场体制,仍称八五二农场。[3][4]
在2023年大豆行业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北大荒集团八五五农场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大豆产业之乡”称号。[5]此外,八五二农场还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高产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6]

基本概况

八五二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省级公路依饶线水泥路面49.8公里,自宝清县朝阳乡至蛤蟆通桥贯穿全场东西,场内专用主、干、支线公路共计339.6公里,四通八达。虎林市迎春镇铁路专用线440米。土地总面积1363.14平方公里,全场耕地面积104.75万亩,荒地11.64万亩,林地37万亩,水面7.76万亩,全场总人口46859人。全场实行三级制管理,下设8个管理区,74个作业站,15个居委会、122个居民小组,19个工商运建服单位、农场机关33个科室和实体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