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尧雄-抖音百科
尧雄,字休武,生于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祖籍上党长子(今山西长治)。31岁时开始从戎生涯。北魏永安二年(529年),被授宜威将军、给事中,卒于东魏兴和四年(542年)。 生平经历
尧雄出生于北魏封建官僚世族家庭。祖父尧喧,北魏司农卿。父尧荣,北魏员外侍郎。尧雄少年时代,勇敢果断、擅长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南北朝时战争频繁,政治混乱,仕宦以贵承贵、官禄世袭,尤以军功为上。尧雄在31岁时,开始从戎生涯。北魏永安二年(529年),被授宜威将军、给事中、出任持节慰劳恒(今山西大同)、燕(今河北昌平)、朔(今山西朔县)三州大使。跟从叱列延讨平了叛乱的刘灵助,拜授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今河北交河)县伯,邑五百户。尧雄虽然是名武将,但性格宽厚,处理政事只注重问题的关键。在边城镇守十年,功绩卓著。他爱惜人力物力,给下属的赐物很多,并以此著称。兴和四年,在邺去世,追赠为司徒,谥号“武恭”。儿子尧师袭爵位。[1] 北魏末年
北魏普 泰元年(531年),高欢起兵消灭潼关以东的北魏贵族尔朱氏势力义,永熙元年(532年),又攻下邺城(今河南安阳县),立元脩为帝(孝武帝)。当时尧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于是率领所部占据定州投降高欢。当时尧雄的从兄尧杰是尔朱兆的沧州刺史,尧杰到瀛州,知道尔朱兆战败,亦遣使归降高欢。高欢因为尧雄兄弟忠诚,便让尧杰管理瀛州事务,不就又拜尧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代替尧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当时法律宽松,官府争相敛财,唯独尧雄取之有道,又能施恩下属,深为官吏和民众所依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