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kuàng]赞(1892年-1958年,原名邝迺[nǎi]志),广东台山人,早年移居上海。他在摄影学、无线电使用技术和有声电影电影录音技术方面有显著的发展和成果。香港三十至五十年代,邝赞是国家电影制片厂(Kwokar Film Studio)和「自由片场」Ziyou Studio的独资创办人,负责电影制片、监制、策划、录音和本土制造电影技术等工作。 人物经历
邝赞的父亲邝光仪是一名秀才,家族在中山市石岐县曾经营一间油炸厂,厂名“广吉丰油炸”。邝赞早年在上海求学及工作,曾在上海先施公司的摄影用品部门担任主管,并著作了《实用摄影学》上册,由上海先施公司于1921年出版。 邝赞在上海时期的主要成就包括著作《实用摄影学》(上册),建造中国第一座“玻璃电台”,以及成功试制电影录音机“邝赞通”。他还为多部电影做有声电影的录音师及顾问。
邝赞曾先后独资创办成立“胜利影业公司”、“娱乐影业公司”及“成功电影公司”,自资及出品的电影包括《夜送寒衣》(香港,1939年) 、《冤枉相思》(香港,1947年)、《款摆红绫带》(香港,1948年) 、《淘金记》(香港,1953年3D电影)及《木兰从军》(香港,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