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郡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
陇西郡,秦汉隋唐行政区划,秦汉时辖地范围较大,一度包括今甘肃省天水兰州等地区,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很重要,兵家必争之地[1][2]秦汉时郡治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南),汉时,天水脱离陇西郡。[3]李白李渊、李广均出自陇西狄道、成纪(今甘肃天水与临洮)。

秦朝时期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秦灭义渠国,于其地置陇西郡、北地郡二郡。陇西郡,因在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为渭河平原和陇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郡治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南)。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仍置陇西郡,治所未变。辖县不详,近人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考证21县,为狄道县、西县、兰干县、略阳县上邽县冀县、邸道县、故道县、临洮县獂道县绵诸县、襄武县、阿阳县下辨县、辨道、戎道、武都道、予道、薄道、成纪县、枹罕县,相当于现在的兰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陇南地区一部和临夏一部的总和(《西汉政区地理》)。为当时右拒西羌、左护咸阳之要郡,兵家必争之要地。

西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