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炮

打击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武器
坦克炮(防坦克炮[4]战防炮[5],Antitank Gun[2])是反坦克武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主要用于打击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执行各种火力突击和支援等任务。[1]
1916年,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出现,还没有专门对付坦克的反坦克炮。各国纷纷研究自己的坦克和各种反坦克武器。[1]法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炮,起名为“乐天号”。[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积极发展坦克,特别是现代主战坦克的火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进和发展,使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种急于用大口径火炮改装成自行反坦克炮的需求减弱了。[1]20世纪60年代,随着反坦克武器的多样化,许多西方国家放弃了反坦克炮的发展。[1]20世纪70年代以后,自行反坦克炮成本低,其机动性又远胜过其他反坦克兵器,又重新得到各国的重视和发展。自行反坦克炮外形与坦克很相似,但不像坦克那样注重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持的能力,而强调反坦克能力,在某些国家被称为“歼击坦克”。[1][2]
反坦克炮发展较为缓慢,种类不多。按炮膛结构不同,分为滑膛式和线膛式;按机动方式不同,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4]牵引式反坦克炮由炮架、炮管、弹药等组成。[5]自行式使用坦克、装甲输送车或自行炮专用的底盘,装有旋转或固定炮塔,根据行走方式又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两种。[6]反坦克炮大多属加农炮无后坐力炮类型,一般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1]反坦克炮与坦克炮使用的弹药基本是相通的,主要弹种有动能弹、化学能弹和榴弹。[1]反坦克炮发展较为缓慢,种类不多。按炮膛结构不同,分为滑膛式和线膛式;按机动方式不同,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4]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