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道菌群-抖音百科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是指人或动物肠道中存在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这群微生物依靠人或动物的肠道生活,同时帮助宿主完成多种生理生化功能。成年人肠道内的微生物数量高达10¹⁴,接近人体体细胞数量的10倍;质量达到1.2kg,接近人体肝脏的质量;其包含的基因数目约是人体自身的100倍,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套基因组”。[2] 肠道菌群的研究始于大肠埃希氏菌、双歧杆菌等常见肠道细菌。早在1886年就发现了大肠杆菌及其对消化的作用。1965年第一次获得了肠道微生物存在于消化道黏膜中的显微图像。1992年提出肠道菌群有着如同虚拟器官一样的代谢功能。20世纪末,肠道菌落的研究手段应运而生并进入飞速发展时期。肠道菌群依据自然属性可分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等几十种门类,依据与宿主的关系可分为共生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依据对氧气的需求分为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2]生理功能有促进食物消化与吸收、营养素合成、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等;[3]鉴定方法有PCR技术、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16SrDNA克隆文库等;构成因素有膳食结构与节律、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益生菌和益生元补充等。[2] 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2]并与冠 心病、肺炎、代谢疾病等有关。[4][5][6]有研究指出,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达到70%,普通人则是25%,便秘人群则少到15%,癌症患者肠道内的益生菌比例只有10%。[7]改善肠道菌群的方法有饮食多样化、禁止滥用抗生 素、提倡婴儿母乳喂养等。[8]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