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鸿(1946年-2020年1月21日)出生于山东烟台,中国篆刻艺术家、文字学家、姓名学家、书画家和作家,人称“文化侠客”。[2][3][1] 20世纪70年代初,荆鸿进入《辽宁日报社》 做了一名副刊编辑。[2]1994年4月16日,荆鸿把《道德经》的全文创作篆刻成1109枚印章。[2]1996年,荆鸿决定辞职南下。[2]1998年,荆鸿开始在福建漳州云岩洞的一处崖壁上创作《道德经》全文印章的放大版本。[2]后来,荆鸿创立了以充满意蕴的形象表现文字、体现作品中文化内涵的“图腾派”篆刻技法,并开始推广“图腾派”篆刻艺术。[2]2006年夏,荆鸿根据《易经》卦辞、后人注释,用汉语成语重新为《易经》注解,自编了一套通俗易懂的卦辞,而后刻在石头上。[2]2009年,他在番禺石楼镇莲花山上完成了5000多个甲骨文字的篆刻。[3]2012年1月,荆鸿出版了一部《万家印典》。[2][5]2015年,荆鸿举办了“中国梦·中国印”荆鸿篆刻艺术全国巡回展,展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印、中国姓氏印等约两万方印章。[2]2020年1月21日,荆鸿在广州逝世。[1] 2022年,荆鸿先生创作的中国历代大和尚名字篆刻作品,经世界纪录认证中心(WRCA)官方审核认证发布创下“数量最多的中国历代大和尚名字篆刻作品”世界纪录。[4]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