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兴

海南黎族领袖
王国兴(1894-1975),男,黎族,出生于海南白沙县红毛乡(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峒番响村。中国共产党党员,海南黎族领袖。[1][2]
1939年2月,日军侵略海南岛后,王国兴被推选为白沙县起义总指挥。[2][5]1943年8月12日,王国兴带领4000多名黎族、苗族群众率先在白沙一区起义。[5][6]8月26日,王国兴率领各路起义队伍将红毛、毛阳地区国民党政机关及武装部队赶出。[6]9月,国民党反扑,在国民党镇压下王国兴被迫率队撤到鹦哥岭[a][2]10月,王国兴派出多名代表外出寻找中国共产党武装,并在一个月后和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联系。[5][2]1944年12月,王国兴在琼崖特委书记、纵队司令员冯白驹指示下潜回白沙,成立“白保乐”人民解放团,他任团长。1945年8月8日,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王国兴任副县长,配合琼崖纵队开辟白沙抗日根据地。[2][5]解放战争时期,王国兴建立起白沙县猛进队、英勇队、区常备队、乡常备班、村后备队等武装,配合琼崖纵队粉碎敌人的“清剿”,[3][5]至1948年6月,解放了白沙、保亭乐东3县全境,建立了拥有30余万人口的五指山区中心根据地。[3]1949年,王国兴到北平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3][8]1952年后,历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政府主席、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长、中国共产党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海南行政公署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副主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国兴受到错误批判和关押。[1]1975年1月7日,王国兴在海口病逝。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为王国兴平反,恢复名誉。[1]
王国兴主动找党干革命,为加速解放战争以及整个琼崖革命武装斗争的胜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指山根据地的建立,结束了琼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期没有稳定稳固的大后方的历史。[3][2]王国兴曾被毛泽东主席评价为中国少数民族自发起义,主动寻找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王国兴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人。[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