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散人

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角色
五散人,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明教的重要成员。
五人分别是:彭和尚彭莹玉铁冠道人张中冷面先生冷谦布袋和尚说不得、周颠,五散人在明教中地位居于教主、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护教法王之后。五散人的原型有的是真实历史人物,有的则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金庸借用了这些人物来为他的小说服务,真真假假,虚实莫测。[1]

彭和尚

彭莹玉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他又名彭翼和彭国玉,人称彭和尚,元末红巾军徐寿辉是其信徒。他是袁州人,在袁州南泉山慈化寺出家为僧,会治病,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宣传「弥勒佛下生」,与其徒周子旺发动起义。子旺被捕牺牲後,他出走淮西,继续进行宣传组织活动。至正十一年秋,他与邹普胜等人聚众响应刘福通起义,推举徐寿辉为首领,於圻水建立政权,出任军师,攻占湖广、江西许多地方。後在瑞州战死。彭莹玉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较早,是五散人中出现最早的一个。观其初出场时掩护白归寿和回护纪晓芙的语言行动,便见其正气凛然,刚强不屈。他为人比较公正持平,不像周颠那样偏激。当五散人与青翼蝠王韦一笑相约同上光明顶,协助光明左使杨逍抗击武林六大派围攻明教时,周颠因与杨逍有怨,坚不肯去,彭和尚道∶「周颠,倘若六派攻破光明顶,灭了圣火,咱们还能做人吗?杨逍得罪五散人当然不对,但咱们助守光明顶,却非为了杨逍,而是为了明教。」後来他又劝道∶「颠兄,当年大家为了争立教主之事,翻脸成仇,杨逍固然心胸狭窄,但细想起来,五散人也有不是之处……」彭和尚明事理,识大体,一事当前,以大局为重,观此寥寥数语,便见其胸襟开阔,识见过人。当五散人与杨逍韦一笑光明顶上被圆真(即成昆)突然袭击,同受重伤倒地後,彭和尚想及今日命丧圆真之手,平生壮志,尽付流水,不禁慨叹道∶「我早就说过,单凭咱们明教之力,蒙古鞑子是赶不了的,总须联络普天下的英雄豪杰,一齐动手,才能成事……」他在垂危之时,尚念念不忘驱除蒙古鞑子之事。金庸如此刻划彭和尚,是比较接近历史真实的。梁羽生在《萍踪侠影录》中,把彭和尚写作朱元璋张士诚之师,并写他留下武学[]玄功要诀》。既是义军领袖,又是武林高手,同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影视形象的彭和尚彭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