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舞,傣语称为"戛巴",是一种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的传统舞蹈。据传自傣族发现鱼类并学会捕捞以来,便开始有了这种模仿鱼儿形态的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鱼舞逐渐传播到了其他地区[1][2][3]。
表演形式
鱼舞通常由一至两名舞者表演,他们身穿特制的鱼形道具,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这种舞蹈以其柔和、细腻的特点著称,舞者的步伐轻盈灵动,能够生动地展现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姿态。当描绘 鱼儿在平静水面游弋的情景时,舞者会使用全脚或半脚掌屈膝碎步,配合手臂的轻微摆动。而在表现鱼儿戏水或与激流搏斗时,则通过小跳、小蹦子、小翻身等跳跃性动作来呈现。鱼舞的动作还包括典型的鱼形手势,即一手覆盖在另一手上,大拇指伸展,以及双手向外划圆和双臂在后摆动。伴奏方面,鱼舞的鼓点节奏轻盈,鼓语丰富多样,丝毫不逊色于著名的孔雀舞。
历史沿革
鱼舞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