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遗址

位于山西太原市的古遗址
古交遗址,旧石器时代遗址。[1]古交遗址位于古交市大川河、原平河和屯兰河与汾河的交汇地带,以后梁北坡为中心,北邻屯村、凤凰崖遗址,南连李家社遗址,东至王家沟遗址,形成了一条东西宽4千米、南北长7千米的遗址带,是太原市唯一的一处大型旧石器遗址。[2]
古交遗址的考古调查开始于1959年12月,[2]已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文化遗存多处。早期遗存两处,是太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存;一处位于王家沟,另一处是后梁。中期遗存两处,一处位于古交镇以东的长峪沟,另一处位于古交钢厂附近。晚期遗存一处,属石器制造场,分布在东起古交镇、西至屯村、北到西曲、南达李家社的南北长约7千米、东西宽约4千米的范围内。[1]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古交旧石器遗址群,对研究以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为特点的“匼河-丁村系”文化系统的形成。[3]古交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要旧石器时代遗存之一,其时代贯穿于整个旧石器时代,分布范围广泛,其所在区域是具有传承性的重要历史文化区。[5]

遗址简介

古交遗址分为王家沟和后梁两个遗址点,这一带为汾河流经区域,系一较宽阔的山谷,在其河流堆积的阶地上。这些遗址最早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最晚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期遗存2处,是太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存,1处在王家沟,1990年3月发现石制品18件,均以角岩砾石作原料,器形甚大,有石核、砍砸器等。石核多数为单台面,砍砸器多由扁平砾石制作,刃缘最长者有80毫米。另一处是后梁,1983年7月发现石制品459件,有石核、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