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城

山西榆社县等地的历史遗迹
长久以来,一些人声称唐代没修改长城,但唐代确实修过长城,位于山西省榆社县太谷县等地,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拒胡长城”不同,建筑这条长城是为了统一战争。

长城背景资料

“北国横亘一青龙,气壮神州万里程。”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特别是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历代修建与坚守的作用与代价如左河水所云“千古胡兵屈仰止,万重血肉铸安宁。”

唐长城资料

《新唐书·地理志》载:山西太谷县“东南八十里马岭有长城,自平城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之年废。”现唐长城遗址从马陵关沿马岭向关上(即今社城镇关上村西),由关上至榆社县石源村,再至黄花沟(自然村),再至石会(村)、琵琶窑(村)、焦红寺(村)一带,最后至仪城(辖于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