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瑞典化学家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1742~1786),瑞典著名化学家。他发现了氧气、氯气,并对氧气、氯气、氮气、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他还发现了十几种有机酸,是近代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2]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一生完成了近千个实验,因品尝过氢氟酸、吸过有毒的氯气和其他气体,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1]他14岁起,就在一家药店当学徒,业余时间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发现了许多新元素。[3]1771年卡尔·威尔海姆·舍勒在加热萤石硫酸混合物时,得到了一种氟化物——氢[]酸,但他并没有意识到里面包含了一种当时未知的元素氟。[4]1771年,舍勒在加热氧化汞时,发现了氧气,他把这种气体称为“火气”。[5]1775年,卡尔·威尔海姆·舍勒发现了[shēn]酸铜的染色作用,后来人们把这种颜色称为“舍勒绿”,这也可能是拿破仑死亡的元凶。[6]1781年,卡尔·威尔海姆·舍勒在瑞典达拉纳省的一座矿山里发现了一种新矿物,并从中提取出了一种新的酸,即钨酸。后来西班牙矿物学家德普尔亚兄弟俩从中提取出化学元素钨。[7]1786年,舍勒结婚两天后就昏倒在了堆满有毒物质的实验台上。科学史研究者认为,他的早死和他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中做实验,以及亲口“品尝”实验品有关。[8]卡尔·威尔海姆·舍勒1775年当选为瑞典科学院成员,他的杰出贡献,给化学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1]

人物生平

1742年12月19日,舍勒生于瑞典施特拉尔松。他生活在化学由错误的理论燃素说盛行的时代,尽管他也是拥护燃素说的,可是在实验方面他却发现了很多新的化学事实。由于经济上的困难,舍勒只勉强上完小学,年仅14岁就到哥德堡的班特利药店当了小学徒。药店的老药剂师马丁·鲍西,是一位好学的长者,他整天手不释卷,孜孜以求,学识渊博,同时,又有很高超的实验技巧。马丁·鲍西不仅制药,而且还是哥德堡的名医,他的高超医术,在广大市民中,像神话一样地流传着。名师出高徒,马丁·鲍西的言传身教,对舍勒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舍勒的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