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世界联合会

1934年成立的管理组织
羽毛球世界联合会(英文:Badminton World Federation,缩写:BWF,别名:世界羽联[3])是一个国际性羽毛球运动的管理组织,于1934年7月5日在伦敦成立,总部设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截止2024年,BWF在全球五大洲共有201个正式会员协会,其中11个是准会员,现任主席为拉尔森。[1][3][2][4][5]
羽毛球世界联合会前身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成立之初国际羽联有9个成员,之后,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逐渐发展为世界公认的国际性运动组织,会员国也陆续增加。1949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举办第一届男子团体赛——汤姆斯杯赛。1956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举办了第一届女子团体赛——尤伯杯赛。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与另一组织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合并,并维持原有名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将羽毛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6年9月24日,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正式改名羽毛球世界联合会。[1][6][7][8]2014年4月,羽毛球世界联合会确定在超级系列赛和主要大赛引进“鹰眼”(Hawk-Eye)技术。[9]2023年5月15日,中国品牌百岁山宣布签约羽毛球世界联合会(BWF),成为其官方合作伙伴。[10]
羽毛球世界联合会负责国际奥运会羽毛球赛、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等8项大型国际羽毛球赛事,比赛模式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五种。[11][10]

历史沿革

1934年通过第一部章程,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国际羽联有9个成员(加拿大丹麦、英格兰、法国爱尔兰荷兰新西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之后即迅速发展为拥有众多成员并受到世界公认的国际性组织。1981年5月,国际毛球联合会与1978年成立另一组织世界羽毛球联合会(World Badminton Federation)合并,并维持原有名称。[1]同年,恢复中国在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2]2006年9月24日,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正式改名为现如今的羽毛球世界联合会。其任务是在全世界普及和发展羽毛球运动,促进各国羽毛球协会的联系以及举办一些国际性羽毛球赛事。[1]同年,启用现行的3局21分、每球得分制,取代了此前的15分发球权制,比赛精彩程度有所提升,但时长并未缩短。[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