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野伏是日本战国时期岛津家所采用的一种著名战术,通常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战术的核心是在战斗中设置伏兵,通过诱使敌人进入预先布置好的包围圈,随后配合后方主力对敌人实施攻击,从而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1][2][3]。 策略特点
钓野伏是一种被称为“伏兵口袋阵”的古代战术。在实战中,岛津家常常利用此战术来应对数量占优的对手。自岛津忠良(日新斋)在大永七年(1527年)的伊作征伐起,岛津家在多次重大战役中均采用了这一策略,包括木崎原合战、耳川合战、冲田畷合战、户次川合战等。钓野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由前锋部队吸引敌军深入,接着两侧的伏兵使用火枪进行射击,最终配合后方的主力完成对敌军的包围和歼灭。然而,作为诱饵的部队不仅要具备灵活性,还需要保持足够的战斗力,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反击。同时,他们也需要时刻准备好面对可能的牺牲。 实际运用
钓野伏的实施并非易事,因为要让敌军乖乖地跟随诱饵进入伏击圈本身就是一项挑战。在耳川之战中,担任诱饵任务的北乡久盛、本田亲治两队就展现了极高的勇气和决心,尽管最终全军覆没,但他们成功吸引了敌军的注意力。此外,作为伏兵的一方,需要掌握出击的时间节点,并与其他伏兵单位密切合作。岛津四兄弟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家臣团的高度团结,使得这种协同作战变得相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