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书

云梦睡虎地11号中出土简册之一
《语书》为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简册的一种,是南郡守腾在秦始皇二十年对县、道官员发布的告示。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语书》是窥测秦简全貌的重要文书,对它作进一步的剖析,可以使我们对秦律和公文制度作更深的了解。《语书》共有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关于公布和执行法律的文书,后一部分是关于对官吏要求的文书,前者讲的是法,后者讲的是术。

原文

语 书
廿[niàn]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於民,害於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恶俗。法律未足,民多诈巧,故後有闲令下者。凡法律令者,以教道(导)民,去其淫避(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於为善[](也)。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是即法(废)主之明法殹(也),而长邪避(僻)淫失(泆)之民,甚害於邦,不便於民。故腾为是而脩法律令、田令及为闲私方而下之,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知)之,毋巨(?)於罪。今法律令已布,闻吏民犯法为闲私者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自从令、丞以下智(知)而弗举论,是即明避主之明法殹(也),而养匿邪避(僻)之民。如此,则为人臣亦不忠矣。若弗智(知),是即不胜任、不智殹(也);智(知)而弗敢论,是即不廉殹(也)。此皆大罪殹(也),而令、丞弗明智(知),甚不便。今且令人案行之,举劾不从令者,致以律,论及令、丞。有(又)且课县官,独多犯令而令、丞弗得者,以令、丞闻。以次传;别书江陵布,以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