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勤福

汤勤福
汤勤福,男,祖籍浙江杭州市,1950年7月生于上海。师从著名学者杨翼骧先生,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大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1991年作为中国学界正式代表参加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召开的“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第六届年会”,并在会议上发表学术讲演。

人物经历

曾任江西上饶师专讲师、历史系副主任、朱子学研究所副所长。为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参加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学术团体。1991年8月,应邀赴德国慕尼黑,参加“第七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为中国学术代表团10位正式成员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国命相研究中册》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年出版;《简明中国通史教程参编年出版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参编),湖南出版社年出版等发表论文余篇,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四项。代表作有:《重农限商和重农抑商论商鞅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上饶师专学报》年第期“八王之乱”爆发原因新探》,《中州学刊》年第期,《新华文摘》摘录主要观点;《朱熹史学编[zuǎn]思想》,《朱子学专刊》年月,获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二等奖;《朱熹历史哲学的层次分析》,《朱子学刊》第二辑年月,获江西省高校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研究领域是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侧重宋明理学)。近期研究课题是宋代史学史。1996年12月历史系郭豫明的《捻军史》和古籍所汤勤福的《闵浙赣根据地货币史》获市第八次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汤勤福的专著为考证著作。该著以28卷《礼志》为研究对象,参考了宋代之后到现代的300余种著作,搜集大量资料,对《宋史·礼志》进行逐条考订,尽可能地辨析其史源,订正其讹误,指出其疏漏,对中国礼志研究提供了更加扎实可靠的资料根据。
1977年考入江西师院上饶分院(后更名为上饶师专)中文系,1980年底留校执教中国古代史。1984至1986年在东北师大历史系助教班进修。1991年8月,赴德国慕尼黑参加“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第六届年会”并在大会作学术演讲。1992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史学史专家杨翼骧先生,1995年6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硕士点学术带头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及“历史文献学”硕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2006.1.3,近日,人文学院汤勤福教授被增选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任期至2009年)。 2012年,汤勤福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顺利开题。 12月1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与现代价值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外宾楼101会议室举行,到会领导、评议专家、校内外学者、出版部门及课题组成员等共40余人。2012年9月23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在河南省许昌市召开了常务理事会议,一致通过增补汤勤福先生为学会名誉理事、
自1981年起发表学术论文,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英)》、《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南开学报》、《孔子研究》、《史学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广泛影响。正式出版《闽浙赣根据地的金融》、《朱熹史学思想》、《商子答客问》、《张子正蒙》、《选评》、《半甲集》、《宋史礼志辨正》等多种著述,主编《中国史学史》、执笔撰写了孙伯祥主编《简明中国通史教程》中隋唐部分、参与撰写陈显主编《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南北朝部分条目和《哲学大辞典》辞条撰写、担任《诸子百家名篇鉴赏辞典》的全书统稿及注释部分主编、参与国家教委中学教材《中国历史》上册编写(华东师大版)、主编《中学生历史图册丛书》(三册)并执笔《中国古代史》、翻译出版了《让你更有气质》(台湾方智出版社)。古籍整理方面,主编《东周列国志》的译注、点校张舜民《画[màn]录》、米芾海岳名言》和《书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