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长绒棉是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巴音郭楞、喀什等地的优良的棉纤维。因纤维较长而得名,品质世界顶级。多用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1]
截至2021年,新疆长绒棉年产量10万吨左右。主要品种有军海1号、新海棉、混选2号等。1966年来新疆农科院经作所、兵团第一师农科所、巴州农科所3个单位共育成了新疆超过84%的长绒棉品种数量,是长绒棉育种育种研究的优棉团队。2020年11月新疆农科院培育高产机采长绒棉新品种。在阿克苏金乡农场首批试种的150亩机采长绒棉新品种棉田里。高产机采长绒棉新品种的籽棉平均亩产达到522.87公斤。[1] 新疆长绒棉大量种植,缓解了荒漠化,因为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原本沙化严重的土地,因为棉花的生长重新变成可耕种土壤。棉花大量种植,也让成熟的产业规模与体系出现,棉花的纯度在筛选培育中提高,棉花品级达到国际水准。棉花制作成的衣服,床品等棉制品,用弃后埋在土壤里会自然降解,化成有机肥料,重新回归大地,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1]
形态特征
主要品种有;军海1号,属早熟长绒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为38-39.7毫米,细度7510米/克,强度4.4克,断裂长度33.2千米,衣分32-33,棉花铃重3克左右,主产于阿克苏、巴音郭楞等地农垦团场;新海棉,系从“5230弗”品种的变异类型中定向选育而成。在吐鲁番生育期131天,在南疆146-171天,纤维长度34.37毫米,细度7080米/克,强度4.84克,断裂长度34.27千米,主产于吐鲁番盆地;混选2号,系由数个品种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50-155天,纤维长度38-39.7毫米,细度7510米/克,强度4.44克主产于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