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熙(1890年-1978年),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字邵西,湖南省湘潭县人。[1]
黎锦熙1911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1915年受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1916年成立了“中华国语研究会”。[2]1920年起,先后担任北京高师、北京女子师大、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员、教授、主任、文学院长。1949年以后,任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委员,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辞典计划委员会委员。曾当选为第一、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 黎锦熙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近70年,在语音、语法、修辞、汉语史、辞典编纂[zuǎn]、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等方面都有丰富的著述,共计论文300多篇,专著30余部,主要有《新著国语文法》《比较文法》《国语运动史纲》《文字改革论丛》《汉语语法十八课》《汉语语法教材》《汉语规范化论丛》。主编《国语辞典》《汉语辞典》《学习辞典》《学文化辞典》等辞书。[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