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祎

唐朝信安郡王
[](?-743年),唐朝宗室,神武军的创建者,[1]系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吴王李恪之孙,初封嗣江王,后改封信安都王。[2]
李祎以孝顺与爱护弟弟闻名,少年时就有远大志向。景龙四年(710年),他担任太子仆射、徐州别驾,并加封银青光禄大夫,后继承江王爵位景云年间,他历任多州刺史;至开元时期,转任蜀、濮等地刺史,以清廉严明的政绩著称,后升迁为光禄卿、将作大匠。李祎因母亲去世离职守丧,丧期后复出。开元十二年(724年),他被封为信安郡王,后担任左金吾卫大将军、朔方节度副大使,之后又晋升为礼部尚书[1][3][4]开元十七年(729年),李祎率军抵御吐蕃,成功巩固边疆并扩展领土千余里。[4]开元十九年(731年),作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他领导战役大败奚和契丹,因军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关内支度、营田等职。晚年,李祎被授予太子少师、太子太师,天宝二年(743年)因病逝世,享年八十多岁。[2][4]其生平事迹被详细记载于新、旧《唐书》。《全唐诗》亦收录其诗歌一首。[2]
唐玄宗李隆基评价他“器能之美,宗室所推。才堪应务,久当於任委。”[5][6]

人物生平

忠孝友悌